关注我们

文言文阅读伯夷论 王安石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遂以为说,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

语文试题 08-13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伯夷论
王安石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遂以为说,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已。
夫伯夷①,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是愈益可信也。孔子曰:“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饿于首阳之下,逸民也。”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之滨,目不视恶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师也。”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②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尝与太公④闻西伯善养老,则欲往归焉。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岁亦不下十数,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曰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
注:①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他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逸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逸之。②韩子:指韩愈。③二子;指伯夷及其弟叔齐。④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
10. 下列对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子因之,亦之颂                   因:沿袭
B. 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       微:地位低微
C. 天下孰不病纣                        病:痛恨
D. 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           春秋:年龄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 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釆薇》之歌。
B. 伯夷叩马而谏, 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藏之歌》。
C. 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釆薇之歌》。
D. 伯夷叩马而谏, 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釆薇》之歌。
12. 下列对文章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人一般对伯夷的看法为“义不食周栗”的高士,但王安石在《伯夷论》中却对这种看法提出了质疑,表现了他不拘于传统成见的精神。
B. 文章第一段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在结尾一段又重申了这个观点,前后照应,使文章的论证结构更为严谨.
C. 在伯夷这件事上,“辩之甚详而明”的“圣贤”是孔子,“偏见独识”的“后世"是孟子,“共守之”的“学士大夫”是司马迁、韩愈。
D. 文章的最后,作者用自己的推想“其烈岂减太公哉”作为结束,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増强了论证效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淸,而号为圣人耳。
(2)太公相之,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
14. 请举出两例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加以说明。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