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秋兴(其二) 杜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香炉③违伏枕④,山楼粉堞⑤隐悲笳。

语文试题 01-1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秋兴(其二)    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夔府:夔州,今重庆奉节。杜甫当时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③画省香炉:指在尚书省轮值。尚书省署以胡粉涂壁,画古代贤人烈士在其上,所以称“画省”。香炉,尚书省上朝时,有侍女二人捧炉焚香从入。④伏枕:指生病。⑤山楼粉堞:指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用孤城、落日等意象,写出了夔州落日壮阔之景。
B.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每依”表明这样的遥望凝想已是常态。
C.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悲慨。
D.诗人面对夔州的藤萝月色,想象京华的芦荻光影,不觉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
17.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论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找出两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
16.D
(诗的最后两句写的都是眼前的景物,所以“想象京华的芦荻光影,不觉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的理解有误。)
17.(1)第一联,由眼前的“孤城落日”,联想到“北斗京华”,写出了诗人千里飘零、思念故都的情怀;第二联,“听猿实下”与“奉使虚随”对举,写出了现实情境的凄凉,还京任职希望的破灭;第三联,“画省”与“山楼”对举,将心中朝中的荣光与现实荒城的寂寥交织在一起,不胜悲慨。(4分,答出两联即可,每联2分)
(2)虚(心中念)实(眼前景)交织对照,时空交错,诗人虽漂泊天涯却时刻关切国家安危,这样写丰富了诗歌内容,开拓了诗歌意境,增强了诗歌表现力。(2分)(意思对即可)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