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陶瓷艺术是一种具有 的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全世界耳熟能详的一种艺术语言,似乎总是以

好词好句 05-18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第一组:“标志”:是表明特征的记号或事物。标志直接而简洁,“标志性”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的作用。“区域性”:强调的是地域特色。后文的内容更多地强调瓷器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强调文化方面,因此用“标志性”更合适。第二组:“典雅”:多指雕刻、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文词等,如辞藻典雅,风格典雅。“优雅”:多指人的动作优美,气质与众不同,或指穿着素雅不俗。后文强调的是姿态,用“优雅”更恰当。第三组:“隔阂”: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思想上的距离。“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或外行,不通晓。“隔阂”:多指思想有距离,感情不融洽。“隔阂”比“隔膜”距离大而且深。从运用对象比较,“隔阂”多指民族、国家、团体、同志间的关系阻隔,“隔膜”常指亲友、师生、同学间的互不了解的关系。“隔膜”还可用于对学识、技术等的外行。语境说的是文化传统和西方之间在思想上有距离,所以选用“隔阂”。第四组:“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南辕北辙”:指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语境说“因为文化传统的隔阂,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会弄错对象。用“张冠李戴”更恰当。故选D。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本题,根据上句“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可推知该句的主语是承前句主语“这些故事”,而不是“……方式”,所以,排除B、C两项。D项,“通过以图代文的这种方式”中的数量短语“这种”位置错误,应放在“以图代文”之前。故选A。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原句错误:一是搞错主语,前面的短语“在表达人物故事或戏曲故事时”是后一分句的时间状语,所以“表达人物故事或戏曲故事”的主语应该是“工匠”,而不是“减法”,这样就应表述为“工匠们惯于使用‘减法’”。这样就排除A、D项。二是承上句主语“工匠们”,把句中“整个故事的内容的概括是通过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改为“抓住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即可。C项,“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是通过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句中主语是“概括内容”,宾语“通过瞬间或人物”,“通过”是介词,“通过”与“瞬间或人物”构成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且主语与宾语也不能构成判断关系。所以C项错误。故选B。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