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书 匠(节选) 葛 亮 秋天的时候,我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 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 父亲问他怎么回事。

语文试题 07-19

老董这才回过神,说,捡回去洗洗干净,在锅里煮到咕嘟响,那汤就是好染料啊。哪朝哪代的旧书,可都补得赢喽。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蟹,就盼橡碗熟呢。
我听了恍然大悟,说,原来是为了修书啊,那咱们赶快捡吧。
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基本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
因为本地一家媒体的报道,老董成了修书界的英雄。图书馆要给老董转正,请他参与主持修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工作,老董摇摇头,说,不了。还是原来那样吧,挺好。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龙与“我”父亲毛羽的电话,既介绍了本文故事发生的起因,表现了书匠老董的性格,也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 “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是老董生活现状、职业习惯的表现。
C. 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渲染了此处的生机与野趣,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
D. “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老董却用传统工艺修复了稀见典籍,说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技艺仍有用武之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道题,要熟练掌握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及其性格。通读全文可知,文章描写的是老董修典籍的故事。刚开始,老董的修复工作并不顺利,跟“我”一起看到“橡碗”后,情节似乎有了转机,整体上看,老董的心情仍然是凝重的。C项,“紧紧擒着一颗橡子”以及“老董说,它也识得宝呢”可见对小松鼠的动作描写不是烘托老董的“童心与快乐”,而是表现老董对橡碗的珍视与欣慰。故选C。
8. 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答案】①多年后面对自己职业起点时的人生感慨;②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对老前辈的深切怀念;③对岁月如梭,世事沧桑的生命感悟。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赏析作品内涵、对文学作品进行探究的能力。审读题干,明确本题的答题区间(划线部分)和答题方向(心情)。从“这么多年”“三十年前”“刚到南京”“你爷爷”“老馆长”“肃穆”“喃喃”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中可以提炼出本文的答题要点。此外,应注意积累常见的大题模板,比如,问题如果问到了“感情”“心情”之类的内容,可以从采用以下方式:“对…的…之情”“在…时的…之情” “因…事而产生的…之情”。三个答题要点都采用了“对…的…之情”的模式;第②点“带老馆长后人重游旧地时”还同时采用了“在…时…”的模式,平时练习时应加强积累和训练。
9. 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答案】①坚持行业规矩。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为此甚至跟权威叫板。②恪守职业操守。敬畏与热爱自己的职业,为了一本书,即使再次失去工作,也认为“值得”。③修书精益求精。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与传统的命题方式不同,新课标全国卷从2017年开始对人物形象题的考查就不再是问“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告诉考生人物形象的特点,再要求考生找到相关细节进行论证,这有助于明确答题方向,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本题以“匠人精神”为统领,要求考生找到相应的细节予以论证。第一步:审读题干,在题干中圈画好重点词“老董”“匠人”“本文”等词语。第二步:浏览全文,在文中圈画“老董”相关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第三部:筛选信息,整合答案,根据题干材料“匠人精神”,结合老董的言行及对人对事的态度,可以整合出相应答题要点。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