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班级语文课设置“我当小老师”环节,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析,走上讲台讲出来。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老师”

语文试题 08-15
班级语文课设置“我当小老师”环节,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析,走上讲台讲出来。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老师”们的发言多可圈可点,但有时也存在一些错误。以下是两位同学作为“小老师”发言,请根据所学,判断他们各自的发言哪一项是有错误的。
16. 同学甲关于第二单元戏剧单元的发言要点。(   )
A. 元杂剧的典型结构是四折,每折按一个宫调演唱。课文《窦娥冤》(节选)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耍孩儿”等都是“正宫”调下的曲牌。
B. 课文《窦娥冤》(节选)写窦娥在法场和婆婆告别,反复叮咛,更进一步点明窦娥所受的冤屈,刻画出窦娥的善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悲剧性更强。
C. 《雷雨》中周朴园四次问侍萍,从“你——你贵姓?”“你姓什么?”到“你是谁?”“哦,你,你,你是——”鲜明地显示他内心渐趋紧张。
D. 《哈姆莱特》中,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虽然装疯,但是通过他曾经的妻子奥非莉亚的话,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哈姆莱特高贵的品质。
17. 同学乙把学习《祝福》点滴收获和同学们进行了分享。(   )
A. 《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祝福”中的劳作显示了祥林嫂的品质,“祝福”对祥林嫂的排斥则导致其心灵崩溃,走上末路,展示悲剧性。小说以《祝福》为题很是恰切。
B. 《祝福》写祥林嫂整体上采取了插叙的写法。在情节上,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设置悬念,有吸引力;在主题上,祝福景象和祥林嫂的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C.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一句中“空的”“下端开了裂”定语倒装,表示强调,突出了祥林嫂忍饥挨饿的凄惨和沿街乞讨的艰辛。
D.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命运悲惨但不甘心屈从,虽然对封建礼教的迫害摧残进行了抗争,但终究未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被社会无情吞噬。
【答案】16. D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虽然装疯”错误,哈姆莱特应该是“丹麦”王子。D错误。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祝福》写祥林嫂整体上采取了插叙的写法”错误,《祝福》先写了故事的结局——祥林嫂的死,属于“倒叙”的写法,而不是“插叙”的写法。B错误。
故选B。
【点睛】《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