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74年,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博尔恩在《德国乡村景观的发展》报告中,阐述了乡村景观的内涵

语文试题 09-17
1.下列对材料中“乡村景观”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理学家博尔恩在《德国乡村景观的发展》报告中,根据经济结构的不同,划分出乡村景观发展的不同阶段。
B.在奥特伦巴倡议和领导下出版的《德国乡村景观图集》,主要由土地利用图和农业结构图组成,这是社会地理学家对乡村最观的研究成果。
C.乡村景观体现了所属居民的文化意义,见证了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在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维持平衡。
D.脆弱性是乡村景观的主要特点之一,对于乡村景观的任何细小改变,都会引发巨大的变化,甚至导致整个乡村景观遗产的废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中‘乡村景观’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本题中,
A项,“根据经济结构的不同”错误,篡改文意。原文是“根据聚落形式的不同”。
B项,“这是社会地理学家对乡村景观的研究成果”错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结构和“土地利用图”“农业结构图”可知,这应该是农业地理学家的成果。
D项,“都会引发巨大的变化”错误,篡改文意,说法绝对。原文是“都可能会引发巨大的变化”。
故选C。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村景观体现了越来越多的由于各种因素的持续变更所产生的遗产积累,对遗产使用功能的保护是乡村景观中无形或者有形遗产得以持续的必要手段。
B.城市以处理废弃物、获取资源的形式对乡村区域带来影响以及变化,这些变化会带来环境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
C.“共享责任”不仅提醒全社会都有义务保护文化遗产,更多地意味着文化遗产一重更深刻的人类进程意义——全社会有责任推动搭建和维持共识。
D.共享与永续的理想提醒人们在文化遗产价值框架内,重新排序为达到“相互认同与尊敬”而必做的清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本题中,
B项,“城市以处理废弃物、获取资源的形式对乡村区域带来影响以及变化”错误,原文中是“城市以生态足迹的形式(处理废弃物、获取资源等)对乡村区域带来影响以及变化”,“处理废弃物、获取资源”只是“生态足迹”中的一些形式,而不是全部。
故选B。
3.如何才能将乡村遗产与景观“推升至更为前沿的位置”?结合材料,对此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①重视城市对乡村区域带来的变化;②加强对遗产使用功能的保护;③推动搭成和维持共识;④坚持“共享”的理念,强调集体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本题要求分析“如何才能将乡村遗产与景观‘推升至更为前沿的位置’?结合材料,对此提出合理建议”,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由“我们不能忽略城市对乡村区域以生态足迹的形式(处理废弃物,获取资源等)带来的影响以及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环境与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可知,应重视城市对乡村区域带来的变化;由“对遗产使用功能的保护是乡村景观中无形或有形遗产得以持续的必要手段”可知,应加强对遗产使用功能的保护;由“‘共享’基于共识。‘共享责任’不仅提醒全社会都有义务保护文化遗产,更多地意味着有责任推动搭成和维持共识”可知,应推动搭成和维持共识;由“‘共享’这一主题的核心内容,其最重要的意义是文化或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关注并保护遗产重要属性特性、意义和价值方面所起到的集体责任”可知,应坚持“共享”的理念,强调集体责任。总之,筛选整合,提炼归纳,简要概括。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