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①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语文试题 10-2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①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②,身闲心苦一舂锄③。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莫④窗归了读残书。
注释:①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②属玉:鸟名。③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舂锄,故名。④莫:即“暮”。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扣题,写出作者滞留小城,见到小市人家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的情境。
B. 颔联诗人放眼流观,描写江水流向远方,迤逦的山岭看上去像一双属玉鸟,此番景物令他内心微起波澜。
C. 颈联化用“临渊羡鱼”成语,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却不能付出实际行动的感慨。
D. 纵观全诗可推知诗人善于从平常景观、生活琐事中展开联想,以典故来传出内心情意。
16. 本诗尾联化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比较分析。
【答案】15. C    16.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抒发的是对世事变迁、欢乐不再的失落感,和对人生短暂的痛惜。黄诗尾联以“俯仰之间已陈迹”则是对失意情绪的自我开解,含有“世事瞬息万变,一切都会过去,不必太过挂怀”之意。表现了作者淡泊的心志和超迈脱俗的胸襟。颔联中白鹭的“苦”实际是诗人触景生情,以它的“身闲心苦”表达自己志大才高,却位卑职微的痛苦。颈联则是反用“临渊羡鱼”典故,表现了诗人自我开解,暗示自己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尾联“俯仰之间已陈迹”将此情推至顶点。
【解析】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C项,“颈联化用‘临渊羡鱼’成语,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却不能付出实际行动的感慨”理解有误。诗句“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的意思是“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极偶然的景象触动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诗人由网而联想到鱼;而成语“临渊不羡鱼”出自《汉书•苓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无行动。这里反用其意,说虽然面对江湾,而不羡鱼。作者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具体分析,题干要求“本诗尾联化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作品比较分析”,考生可先回顾王羲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中隐含的情感,再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尾联中隐含的情感。在《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意思是“过去自己所喜爱的事物,顷刻之间已经成为陈迹”,这里有对世事变迁欢乐不再的感叹,还有对生命短暂的痛惜;再看本诗,尾联说“俯仰之间已陈迹,莫窗归了读残书”,意思是“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王羲之的本意是感叹人生短暂,不觉悲从中来,而黄庭坚虽用其字面,其意却相反: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趣,结合前面反用“临渊羡鱼”的典故来看,既流露出不求仕进、自甘淡泊 心境,还有对自由自在地读书的生活的向往。考生结合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点睛】附诗歌译文和注释:
译文:
孤城三天刮风吹雨,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 烟雨迷蒙中远眺,那浩渺如练的长江水滔滔流向远方,那巍峨绵延的山岭,犹如一双长颈赤目的属玉鸟,近观此景,见雨中淋着一只白鹭。 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 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
注释:
(1)池口:今安徽贵池,在安徽省南部,秋浦河下游,北临长江。贵池市以城西贵池得名。
(2)孤城:贵池城。
(3)属(zhǔ)玉:即鸀鳿(zhú yù)。郭璞注:“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
(4)舂(chōng)锄:即白鹭,以其啄食的姿态有如农夫舂锄,所以有这个名称。
(5)临渊不羡鱼:《汉书·苓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无行动。这里反用其意,说虽然面对江湾,而不羡鱼。
(6)俯仰之间: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俯一仰,形容极短暂的时间。
(7)陈迹:过去的事情。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