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学记》把教育的社会功能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在教育问题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

语文试题 01-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学记》把教育的社会功能概括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在教育问题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对此,我们应始终保持必要的温情与敬意,善于汲取其中的智慧,让教育"归于自然",回归教育真谛。
教育应以家为载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教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教育以孝道为核心,孝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起点,百善孝为先。孝道教育主要是通过家来完成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国人的家是基于血缘的以尊亲为结构的共同体,家既是生活共同体,又是道德共同体。家既解决了"你是谁"的问题,又回答了"你从哪里来"的问题,还明辨了"你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是依托家这个共同体来完成的,通过家庭的人文教化来立德树人。家书、家风与家训等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长辈通过家书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等传授给子孙,教给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否则就会受到家规惩罚。家风与家训构成了"道德共同体"。
中国古代的孝道教育中,祭祀之礼常常发挥着激发与唤醒人性之善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各种礼仪中,祭祀是最重要的活动。祖先崇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传统信仰,但是,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日常要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祭祖活动中"以文化人"的教育意义较为显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与祭祀有关。祭祀不仅寄托了对先人的怀念,同时也告诫今人饮水思源、珍惜生命、感思敬畏、不忘初心。祭祀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这种教育形式虽然不能让孩子在当时就能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但是,为孩子以后健康成长播下了唤醒的种子。
教育要从童年读国学经典抓起。在中国古代社会,幼教被认为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即所谓的"童蒙养正",也就是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小孩刚出生时懵懵懂懂,理解能力低,中国古代教育就有养成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诵读经典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蒙养教材对儿童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文字简短,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是开启童蒙心灵的金钥匙。这就是先预埋待唤醒的种子,等到成人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东西就会被激发与唤醒,为孩子一生成长提供无尽的资源。
教育要寓于礼仪之中。礼是中国古代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撑。国学教育重在激励与唤醒,重视"习礼育人"。"礼"与"仪"联系在一起,无"仪"不成"礼",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教化力量,礼仪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与唤醒。中国古代重视仪式感教育,礼仪教育是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贯穿于人成长的主要阶段。礼仪教育是一种唤醒良知、激发潜能的生命教育与认同教育,它使人逐渐萌发敬畏感与责任感。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节日是中国古代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摘编自龚艳青《汲取国学育人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设国家,教化百姓,立德树人,这是古人留给后人的智慧,也是教育的社会功能。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教育的宝贵思想,最重要的思想是回归、顺应自然。
C.孝道是家教的核心,家庭是国家的根本和教育的载体,因此孝道是古代教育的核心。
D.家庭是古代完成教育的主要课堂,家教决定一个人的成长,所以古人重视家风家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古人对教育功能的定位为前提,提出我们应汲取前人智慧,回归教育真谛。
B.文中提出问题后,采用分论点的并列结构,阐述了汲取国学育人智慧的具体做法。
C.文章论证汲取国学育人智慧让教育回归真谛,旨在为现代如何兴办教育提供思路。
D.文章大量引用古籍,有力支撑了读国学经典、预埋待唤醒种子要从童年抓起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又是道德共同体,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道德养成与人格塑造有着重要作用。
B.古人的祭祀不仅仅是祖先崇拜,还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作用,因此,古人重视祭祀。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