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新世纪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乡村的全面城镇化,乡村传统的情感体验、生活方式、价值伦理、精神风貌已发生了全面的变革。

语文试题 04-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新世纪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乡村的全面城镇化,乡村传统的情感体验、生活方式、价值伦理、精神风貌已发生了全面的变革。
这种急剧的乡村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下知识分子的心态,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乡土忧患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之下,创作了大量的关于中国传统乡村危机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家在作品中表达了他们对于中国乡土社会消亡忧虑的同时,也很清楚地认识到传统乡土社会衰落的必然性。正是在大致相同的体认下,新世纪中国当代作家的乡土文学创作出现了集体性的转向,转向城市化的“亚乡土文学”叙事,进城的农民成为了乡土文学叙事的主体;日常生活叙事取代历史文化叙事;城市空间取代乡土空间成为了新乡土文学叙述的主体空间;乡土文学的美学风格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塑造了两大系列的人物形象:农民和知识分子,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农民成为重要的叙事主体。进入新世纪之后,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乡土文学中原来那种纯粹的农民形象发生了改变,农民工取代农民成为乡土文学新的叙事主体。农民是根植于土地并依靠土地来获得生存,而农民工是离开了土地进入城市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获得生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方式的转变,而涉及更为复杂的城乡关系。生于农村乡土社会的农民,接受的是乡土文化的教育,进入城市后面对的是城市文化的规范,这必然会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进而会上升为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冲突。在新世纪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已经展现出许许多多这种集中于农民工叙事主体反映乡土与城市冲突的叙事。贾平凹的小说《高兴》就以进城的农民工刘高兴和五富作为叙事主体,在文本中不仅仅要表达农民工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悲惨的生存遭遇,而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些离开土地的农民进城的系列遭遇来反思传统的乡土社会在遭遇城市文明时候的命运。即使是像周大新这样的作家,虽然他还将重点放在乡村,将叙事的焦点放在“农民”身上,但《湖光山色》中暖暖等农民形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她们不再留恋土地,不是通过对土地的精耕细作收取农作物来生存,而是通过土地的商业化经营获取经济报酬。这与其说书写的是农民,还不如说写的是农民工。
这种叙事主体的改变,是新世纪乡土文学转变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摘编自王龙洋《论城市化背景下乡土文学的转向》)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乡土文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反映对象的乡村开始逐步萎缩。相应地,乡土文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文学源于生活,当现实生活层面的“乡土中国”日益转变为“城市中国”,乡土文学的末日是不是会随之而来?对此许多人是深表忧虑的,甚至直接给出了“乡土文学消失成必然”的断语。但我以为不必过虑,城市化并不会必然带来乡土文学的消亡。
首先,对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空间趋于萎缩的问题应理性看待。乡土中国的转型并不能随着乡变镇、县改市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住进楼房、“被市民化”后的农民,离真正从思想意识上“市民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事实上,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还会保留甚至影响到数代以后。乡土小说赖以存在的乡土空间的萎缩程度,可能并不像数字所显示的那样悲观。
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创作者一方得到佐证。许多写乡土小说的作家都自称是“农民”,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即便在进城多年,做了北大教授后也是如此。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这类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作为农民的写作”是个伪命题,这种质疑或许会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来自乡土的“新城市人”要想完全摆脱乡土的灌注,彻底告别农民式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意识,却也的确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土作家强调自己的写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又不完全是矫情或虚饰。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民心态和思维方式更将长期存在。
其次,即便现实的乡土空间越来越狭小,城市化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逆,也不意味着乡土文学就一定会走向衰落。事实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乡土经验也越来越成为对城市人来说充满陌生化的经验。新兴的城市正在变得千城一面,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审美疲劳。于是,在外出旅游时,越来越多的人会将与自然更加接近的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村寨游成为旅游新宠,体验农家乐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乡土世界虚拟文本的乡土文学也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会伴随着城市人对乡土的怀旧和对一种乡村生活方式的追求而长久地存在下去。
现实层面也在对“城镇化”发展的单一路向进行一些补充或修正。于是“乡村振兴”成为“城镇化”之外的另一条道路。“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乡土正日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成为现代人旅游新宠和怀旧对象的时代语境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乡土文学不会衰落和消亡。不但如此,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转型还可能会为乡土文学带来新的希望和发展契机。不过,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学本身的转型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来适应变化中的现代人的乡土想象和审美需求,乡土文学必能找到源头活水,重新焕发生机。
(摘编自史建国《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学的未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乡村全面城镇化改变了当下知识分子的心态,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乡土忧患意识。
B.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后,乡土文化教育和城市文化规范必然会产生矛盾冲突,进而产生乡土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冲突。
C.中国现代文学塑造了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系列人物形象,农民是主要的叙述主体。
D.贾平凹小说《湖光山色》的农民形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塑造通过土地的商业化经营获取经济报酬的农民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从文一直以“乡下人”自居,莫言也说自己的创作是“作为农民的写作”,他们的说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质疑,因为进城多年的他们早已远离农民生活,不再熟悉现实中的农民和乡村。
B.因为文学源于生活,所以当“乡土中国”日益转变为“城市中国”时,有些人产生了乡土文学消失成为必然的忧虑。
C.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将会移居农村,作为乡土世界虚拟文本的乡土文学也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D.乡土文学要想找到源头活水,重新焕发生机,必须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来适应变化中的现代人的乡土想象和审美需求。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属于“亚乡土文学”范畴的一项是(   )
A.莫言  《红高粱》 B.沈从文  《边城》
C.刘澍权  《深圳临时工》 D.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亚乡土文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概括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答案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