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①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语文试题 07-2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①《登岳阳楼》:北宋靖康二年(1127 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陈与义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写下了这首诗。
15. 对下列诗句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中“帘旌不动夕阳迟”写诗人举目所见,“帘旌”“夕阳”,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视线由远及近,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 颔联中“徙倚湖山欲暮时”的“徙倚”为“徘徊”之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的满腔愁绪。
C. 颈联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D. 尾联中“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诗人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16.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 A    16. ①沦落天涯的无尽凄凉。北宋灭亡,诗人被迫南逃,经襄汉,至湖湘,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②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颈联“万里”“三年”分别写出诗人逃难的遥远路途,具体时间,道出了一个亡之臣心中的愤懑。
③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尾联写萧瑟秋风中的白发诗人,眼看大片国土落入金人之手,而自己空怀凌云志,徒有报国心,至此,国破家亡之痛、老大伤悲之愁油然而生,此联寓情于景,情景相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错误。“帘旌”是近处阁楼上的旌旗,“夕阳”是远处的夕阳黄昏,所以诗人的视线应是由近及远。
故选A。
【16题详解】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结合注释“北宋灭亡,陈与义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写下了这首诗”和诗句“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可知,抒发了诗人因躲避战乱长期颠簸流离之苦和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登临吴蜀横分地”,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写出诗人见证山河的分裂的亡国之痛;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中“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抒发了诗人人到暮年,壮志难酬无力报国的无限惆怅。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