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文言文阅读伯夷论 王安石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遂以为说,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

语文试题 08-13

10. B    11. A    12. C    
13. (1)甘心受饿,退避隐居,不肯自己降低自己去受污辱,等待天下政治清明,从而有了圣人的称号。(2)姜太公辅佐他,于是就把黎民百姓从水火中拯救出来,这时伯夷却没参与,为什么呢?    
14. (1)引用论证。作者分别引用孔、孟“求仁而得仁”和“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之滨”,是为了论证孔、孟都认为伯夷赶上了残暴的纣王为求仁义,甘心隐居,等天下政治清明,从而有了圣人的称号。
(2)举例和道理论证。文章最后一节就伯夷不辅佐周武王一事摆事实、讲道理,作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古圣先贤说得很清楚,可是后世人持偏见把事情搞得失去本来面目。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B项,“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的意思是认为没有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乱臣贼子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于后世。其中“微”译为“没有”的意思。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天下宗周而耻之”是意思是天下归周后,伯夷感到耻辱。句中的“耻之”的主语“伯夷”省略了,补充完整后句子是“(伯夷)耻之”,谓语是“耻”,宾语是“之”,故应在“之”后停顿。“而”做连词,在此句中应置于主语伯夷前,所以应在“而耻之”之前停顿。这样就排除C、D项。比较A、B项,A项“为《釆薇》之歌”中的书名号是正确的。因为“为《釆薇》之歌”的意思是做《采薇》这首歌。这首诗歌的名字是《采薇》,而不是《釆薇之歌》。句中“之”是代词“这”的意思,不是“的”的意思。所以排除B项。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项,“‘偏见独识’的‘后世’是孟子,‘共守之’的‘学士大夫’是司马迁、韩愈”错。根据原文,“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釆薇》之歌。韩子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也”分析可知:王安石在此文中认为“偏见独识的“后世”是司马迁,“共守之”的“学士大夫”是韩愈一类人。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降辱”,降低自己去受污辱;“以”,来;“淸”,政治清明;“号”,号称。第二句关键点:“相”,辅佐;“元元”,百姓;“出”,使……出,拯救;“乃”,却、竟然;“与”,参与。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和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题干要求举出两例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加以说明。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回答本题时,首先要举出两例论证方法,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说明作者运用这样的论证方法是要论证什么的。
引用论证:“孔子曰:‘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饿于首阳之下,逸民也。’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之滨,目不视恶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师也。’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作者引孔子之论,主要着眼于“求仁而得仁”,引孟子之说,则主要着眼于“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之滨”,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对司马迁、韩愈之说作指名道姓的严厉批评。
道理论证:文章最后一节说“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文中就伯夷不辅佐周武王一事讲道理,作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古圣先贤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后世人持有偏见靠自己的见识把事情搞得失去本来面目。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有些事情发生在千百代之前,古圣先贤们虽然已经把它们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后世不去深入的考察探究,仅凭借自己个人的偏见和小小的见识,就提出某种说法,导致失去事情的本来面貌,而学士大夫们就信守这种说法而不改变,这是有的啊,伯夷的事情就是这样。
伯夷,古代论述他的有孔子和孟子。凭孔孟二人的值得信赖而又反复论说,他们的说法就更可信了。孔子说:“不念旧怨,求仁而得仁,饿死在首阳山下,是德高而隐逸的人。”孟子说:“伯夷,不是他心目中的君王他就不侍奉,不立身在恶人的朝廷,躲避商纣王隐居在渤海边上,眼睛不看丑陋的颜色,不侍奉没有才德的人,是百世的楷模。”所以,孔子孟子都认为他赶上了残暴的纣王,不记旧怨,又不忍屈心侍奉,来求得他的仁义,甘心受饿,退避隐居,不肯自己降低自己去受污辱,等待天下政治清明,从而有了圣人的称号。然而,司马迁却认为武王伐纣时,伯夷敲着马进谏,天下归周后,伯夷感到耻辱,坚持道义不吃周的粮食,而做《采薇》这首歌。韩愈根据这个说法,也为他写了篇《伯夷颂》,认为没有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乱臣贼子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于后世。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商朝衰落,纣王因不仁残害天下人,天下人谁不怨恨纣王呢?而最怨恨的,是伯夷了。伯夷与姜太公曾经听说西伯侯善于奉养老人,就打算归附他。在这个时候,想要消灭商纣的心情,他们二人会有什么不同吗?等到武王起事,姜太公辅佐他,于是就把黎民百姓从水火中拯救出来,这时伯夷却没参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伯夷、吕尚都是当时德重年高的人,八十多岁了,年事已高。从海边赶到文王的邦都,算起来也有几千里远,从文王兴起,到武王时代,也要有几十年的时间,难道伯夷想归附西伯侯愿望没等实现,就死在渤海边了吗?或许死在奔赴西伯的道路上了?也许到了文王的邦都却没有等到武王的时代就死了吗?根据这种分析推论,也不会有像司马迁所说的伯夷“叩马而谏”这种说法成立的道理。
况且武王向天下人倡导大义,在太公辅佐下终于完成,可唯独他不认为是正义的,难道这个人会是伯夷吗?天下的政道有两种,仁义的和不仁义的。商纣为王,不仁义;武王为王,仁义。伯夷坚持不侍奉不仁义的商纣而等待仁义的君王,后来出现了仁义的武王,又不侍奉他,那么伯夷是想把自己处于何种境地呢?所以我说:古圣先贤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后世人持有偏见靠自己的见识把事情搞得失去本来面目。唉,假使伯夷不死,赶上武王的时代,建功立业的又哪里会仅仅是姜太公呢!
 
喜欢发布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